月入3千也能去的平替瑞士,把我骗惨了(组图)
嗨,朋友们,春节后第一个没有调休的假期,你过得怎么样?
假期第二天,我朋友圈里的第一批人已经开始晒出游照了。
清明是五一的前哨,标志了全年旅游风向。
去年这个时候,普吉岛的沙滩和曼谷的街市,还是朋友圈的绝对主力。今年,东南亚就已经从朋友圈里悄悄隐退。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东南亚逐渐退出中产的出境目的地。国内太堵、日韩太俗,开拓新的境外旅游目的地,如今是当务之急。
西风压倒东风,新答案是遥远的四字国度。
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往只能在地理课本上见到的名字,现在开始出现在小红书首页和朋友圈信息流里。
#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诺亚方舟停靠之所#
#一半仙境一半火药桶的魔幻之地#
……
高加索三国,逐渐代替甘南、川西和玉渡山,成了新晋“瑞士平替”。
平替小瑞士,硬控多少中产
在小红书上搜索“瑞士平替”。
一系列京郊人造雪山外,你一定能看到格鲁吉亚的身影。
从旅游资源上,格鲁吉亚是当之无愧的高加索三国之首。高加索的雪山、黑海的沙滩、旧日的苏联遗迹……国土虽小,风景俱全。
你可能没听过格鲁吉亚的名字,但这张照片你大概见过:
这是所有格鲁吉亚的旅游攻略都会提到的必去之地:卡兹别克的格盖蒂圣三一教堂。
十个中国游客,八个都会来这里打卡。
教堂位于卡兹别克山的半山腰,海拔超过2000米,背靠终年积雪的火山锥形山峰,俯瞰山下的小镇。
雪山没什么稀奇,教堂也没什么稀奇,但像格盖蒂圣三一教堂这样集齐这两点,就不多见了。
跟西欧常见的华丽的哥特式教堂不同,这座教堂用石块砌成,显得朴素不少。
孤寂的教堂与背后巍峨的卡兹别克山同框,被《孤独星球》称为“离天堂最近的教堂”。
这座历史悠久的东正教堂,据说是格鲁吉亚的圣殿之一。保存过圣尼诺的葡萄藤十字架,也在外敌入侵时收留过逃难的修士。
不过对远道而来的中国游客来说,这里最伟大的一点是:出片。
卡兹别克附近还分布着Jinvali水库、俄格友谊纪念碑、阿娜努日要塞……
高山、草原、城堡、教堂、湖泊等要素一应俱全。
虽然不是阿尔卑斯,眼一闭一睁,也是宛宛类卿。
喊着人生是旷野的中产,最大的反抗是周末去爬凤凰岭,结果人比晚高峰还多。
既不旷,也不野。
相比之下,从梅斯蒂亚到乌树故里的徒步路线,完美符合了对荒野的所有想象。全程60公里左右的路线,沿途分布着雪山、森林、古村落和草甸……
厚重的人文历史,是高加索三国的另一大卖点。
亚美尼亚的亚拉拉特山来头更大,是圣经中诺亚方舟停靠的地方。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这里的主要景点是各种各样的教堂与修道院。
埃奇米阿津大教堂,号称现存最古老的教堂,已经建立1700多年。从诺亚方舟残片到刺入耶稣胸口的圣矛,都收藏在这座教堂。
甚至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希腊人就已经在这里建起神庙:
〓 加尼神庙
隔壁阿塞拜疆,旅游主题则是丝路变迁。
作为波斯、突厥、蒙古、俄罗斯帝国的争夺地,阿塞拜疆遍布文明交流和冲突的遗迹。
在首都巴库,中世纪古城和摩天楼只有一线之隔,左边是拜火教神庙,右边是什叶派清真寺,各拜各的,互不打扰。
〓巴库,高加索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瑞士虽好,国门难进。作为平替,高加索三国最大的优点,就是:
门槛低。
三国中,名气最大的格鲁吉亚在2023年宣布对中国游客免签,
亚美尼亚则早在2020年就与中国签订了互免签证协议。
阿塞拜疆的免签也是箭在弦上,目前可以申请电子签证或者落地签,同样很方便。
没有拒签之虞的高加索三国,为中产提供了说走就走的自由。
从自然风光到人文历史,全都量大管饱。亚欧交界的风土人情,提供了国内绝无平替的体验。
瑞士平替,替的是风景,平的是价格。
在旅游攻略里,这里是“200元就能出国游”的穷游胜地:
月薪3000就能去,5000玩出贵族感:
在这里8万人民币能买乡村别墅,20万打包第比利斯花园洋房。
物价低的像鹤岗,就能享受雪山、黑海和千年葡萄酒庄。
硫磺温泉遍地都是,堪称打工人躺平圣地:
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后,就是被囚禁于此。
一切都显得如此自由、美好、有底蕴。
直到2025年,第一批中产真的听风去了高加索。
“世外桃源”的 B 面
在2023年之前,高加索三国还是孤独星球的冷门路线。格鲁吉亚免签之后,从背包客到旅行社,都开始盯上这条冷门路线。和热门的日韩东南亚相比,高加索的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对出境游经验不丰富的游客来说,要行万里路,高加索绝对不算一个理想的起点。这里实在太不方便了。去高加索的游客,大多都会选择落地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作为第一站。
〓图源:小红书@阿黎流浪日记
从图片上看它们像两尊摩天巨像,但实际上比电线杆高点有限。
虽然车、房等大件价格不贵,但这些和普通游客并没有太大关系。
在与游客切身相关的饮食、住宿,这里与西欧比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放在亚欧交界处的穷国,实在不能算低。
拿北京标准计量单位麦当劳来算,在这里吃一顿单人套餐,也要七八十元人民币,如果再加点炸鸡或者小食,价格轻松突破三位数:
〓图源:小红书@Miasanmia
第比利斯的格鲁吉亚菜,随便一餐人均就要一百元,黑海岸边的巴统,价格还要再上层楼。
〓图源:小红书@dosen
齁咸的高加索菜系,也未必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连路边一杯咖啡,都要四五十人民币。
考虑到高加索诸国人均 GDP 都只有四五千美元,普通民众月收入不过三四千人民币,这种水平的物价,已经达到了“哀民生之多艰”的程度。
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下的高加索,可能并不符合很多人心目中远离世俗、朴素纯真的样子。
在其他地方遇到的套路和坑,这里一个都少不了。
〓图源:小红书@KY5TL
“不友善”,是很多游客对当地人的第一观感。
去年秋天,我的同事鹿鸣参加了一个格鲁吉亚旅行团。除了美丽的雪山和教堂,他还撞上了一些独特的际遇。在梅斯蒂亚,鹿鸣在镇子里遛弯,遇到了一位独自旅行的中国姑娘,主动搭话请鹿鸣送她到梅斯蒂亚的车站坐车,因为她被当地人跟踪了。姑娘说,她回到酒店后,跟踪她的人甚至能直接找到她的房间号码,然后拨电话过去。在这样一个小镇,当地人之间彼此都认识,搞到她的信息并不难。有这样不愉快经历的中国游客,不只是一个两个。
〓图源:小红书@夏天
在种种充满“神性”的名号背后,格鲁吉亚这个看似遗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还是新的代孕工厂和电诈基地。格鲁吉亚是少数允许商业代孕且对国籍无限制的国家之一。在这里,只需要2万~3万美元,就能租到一个子宫。据非政府组织调查,格鲁吉亚代孕产业年收入超 3000万美元。此外,和游客一同逃离东南亚、转投这里的,还有电诈分子。免签、执法宽松、赌博合法……为格鲁吉亚提供了天然的电诈土壤。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北京
截止到目前,刚刚免签2年的高加索,中国游客还不算特别多。但这个冷门秘境,恐怕无法保持太长时间。君不见:埃及的小贩已经学会用中文推销;康河的柔波上,竖起了汉语的“网红打卡点”招牌。
〓 图源:小红书@EmotionalRabbit
冰岛的极光下,全是拍旅行Vlog的短视频博主;位于俄罗斯北极地带的“世界最孤独秋千”,被中国人挤成了春运现场。当越来越多人涌向“冷门地”,它们终将变成新的“大众化”符号。
而真正的动机,或许只是人类永恒的欲望:
在别处寻找自己,又害怕被他人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