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1日 23.0°C-26.6°C
澳元 : 人民币=4.5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刷手机时,很多人有这种癖好,可能是得了一种“病”……

2024-05-07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当你看见干货满满的文章或视频,你通常的选择是:

A:知识肯定得趁热食用啊!现在就看!

B:很好,进我收藏夹吃灰去吧!

如果你选 A,那么恭喜你,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如果你选 B,那么也恭喜你,成为了千千万万“数字仓鼠”中的一员。

数字仓鼠指的是热衷于囤积数字化信息的人,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收藏了一些不忍错过的网络资源,甚至还会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以备不时之需或以后再看,这种现象被网友们叫做“数字仓鼠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不信你现在就去翻翻看自己各大网站、APP 的收藏夹,不出十秒你就会脱口而出:“我什么时候收藏了这个?”

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收藏对我们有用的网络资源,但最后却常常落得个吃灰的下场?我们又该如何妥善应用收藏起来的宝贵信息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已收藏=已完成?

自己骗自己最简单

我们之所以很容易忘记自己曾经收藏过的文章或视频,其实这是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记忆效应在作怪:蔡格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指的是人们对于未完成事情的印象,会比已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也就是说,我们会更容易忘记那些我们认为已完成的事情。

这个效应由苏联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在一项记忆实验中首次发现,在这个实验中,她让 47 位志愿者完成 22 个简单的任务,例如写下一首喜欢的诗,串珠子,倒数等等,但是只有一半的任务允许志愿者做完,另一半则在中途就被阻止。最终的实验结果发现,人们对未完成任务的记忆更好,平均回忆率达到 68%,而已完成任务的回忆率则只有 43%。

当我们看到一篇极好的文章但是没时间细品,或者刷到一个很实用的教学视频但是还没来得及去实践,“细品文章”或“付诸实践”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件未完成事件。

试想一下,当你心里总有些应做之事还没完成,是不是会感到不踏实?但是“收藏”这个动作却帮我们放下了心里的石头,因为当我们想到了收藏这个方法的时候,我们的心理会发生一个微妙的转变,未完成事件随之变成了“收藏文章/视频”,于是收藏便替你收了个尾,给我们的大脑造成了一种“事件已完成”的错觉。

这时候,蔡格尼克效应就开始起作用了,让大脑开始执行遗忘的程序:“既然这些事情都已经以收藏结尾了,那我还记着干嘛?干脆忘了得了,我还要去处理其他的事情呢!”

已收藏=已学会?

知识:你想得美

对于数字仓鼠症,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解释是我们似乎真的会认为那些知识进了收藏夹,就等同于进了自己的脑子。

这个解释基于认知心理学中的目标追求理论(Theory of goal pursuit),认为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是目标导向的,不仅会持续地关注已有的目标,即使在漫无目的的情况下也会无意识地时刻寻找一个目标。所以,就算我们只是在无聊地刷手机,但我们的大脑也没闲着,一直在给自己找事做。

可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时不时就能刷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大脑哪来那么多精力同时追求那么多目标?

大脑可比我们想象得更聪明,它可能会有两种做法,一是不把这件事情当成目标,这时候你的内心台词大概是:“算了,我太懒了,虽然有用,但我肯定不会去做的。”

二是用一种极为简单轻松的方式来完成这些目标。那什么办法能够一键完成目标呢?

没错,就是收藏起来。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试想一下,当你看到一个很有用的教学视频,但是现在没时间看,所以你选择将它放进收藏夹,这时候你是不是在想:“先收藏起来,等我忙完了就打开视频来学一学。”这样的想法其实就是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简单的行动计划。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行动计划,就能让我们对未完成目标的认知投入减弱,大脑就不会再持续地关注这个目标,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很快就会忘记这个教学视频的存在。

心理学研究者马希坎普和鲍迈斯特(Masicampo & Baumeister)在 2011 年用一系列实验证明了这个理论假设,两位研究者将 68 名大学生志愿者分成三组:目标组、计划组和控制组,并将在 2 周后的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作为他们的目标,认为该目标不重要的人被分到了控制组,而认为该目标很重要的人则被平均分到了目标组和计划组。

接下来,控制组需要描述他们平常会参加什么活动,以及未来几周内打算参加什么活动,目标组需要描述期末考试为什么很重要,而计划组则需要为期末考试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例如将在何时何地复习什么内容。

最后,研究者用一个填词任务来考察三组志愿者对考试这一目标的关注程度,如果某组志愿者在填词任务中填写了更多与考试相关的词语,那就说明这组志愿者对目标保持了较高、较持久的注意力,即认知投入是较高的。

最终结果发现,计划组对考试相关的词语的填写显著少于目标组,并且和控制组没有差别,说明制定计划能够减少人们对于某个目标的认知投入,该目标也就更容易被搁置。(当然,这不是说计划不重要,关键还是看能不能执行)

这就验证了那句话:“知识进了我的收藏夹,跟进了我的脑子有什么区别?”

收藏夹怎样才不会吃灰?

我们收藏有用的资源,本意是为了在空闲的时间来提升自己,或者充实自己的生活,所以收藏夹本身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以下这几个办法,也许可以帮助你更切实地利用好收藏功能,让收藏夹不再吃灰。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1.有选择性地收藏

网络上有很多对我们有用处的资源,但是如果我们不加筛选就把所有的有用资源都加入收藏夹,这只会让我们把它当成储藏的仓库,而不是帮助自己学习的工具。建议只收藏那些对自己真正有价值并且比较有可能会去付诸实践的知识,尽量减少需要处理的信息量。

2.对收藏夹进行断舍离

相信很多人手里已经有很多吃灰已久的收藏夹,里面有很多虽然有用但不再适合自己的资源,是时候给自己的收藏夹来一次断舍离了,删除那些不再需要的资源,只留下对自己还有价值的资源,以便自己逐渐消化这些知识。

3.制定学习计划

无论是新收藏的资源,还是清理后留下的资源,我们都可以为它们制定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包括在什么时间学习什么内容,还可以利用手机软件来提醒自己定时完成学习计划。注意,计划的意义是让我们不必同时想那么多事情,以便专注于当下,而不是让学习任务直接“进计划表吃灰去吧”。

4.定期回顾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定一个定时回顾的周期,例如每个月找一个周末来回顾自己的收藏夹,清理不需要的资源,为有价值的收藏资源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好了,看完这篇文章的你,还不快点个收藏……

参考文献

[1] Seifert, C. M., & Patalano, A. L. (1991). Memory for incomplete tasks: A re-examination of the Zeigarnik effect.

[2] Moskowitz, G. B. (2002). Preconscious effects of temporary goals on atten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8(4), 397-404.

[3] Masicampo, E. J., & Baumeister, R. F. (2011). Consider it done! Plan making can eliminate the cognitive effects of unfulfilled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4), 667.

策划制作

作者丨ACC 心理科普

审核丨杨小洋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策划丨丁崝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林林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