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5日 14.2°C-17.6°C
澳元 : 人民币=4.5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多地降雨量破历史极值!暴雨后要警惕地质灾害频发,这样做好防范

2024-07-17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自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和长江中下游多地持续出现多轮强降雨,部分地区雨量破有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汛期强降雨等天气多发,易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近期南方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雨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哪些特点?当遭遇地质灾害时,我们又该如何避险自救?

图片来源:央视网截图

多地极端天气频发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

很多极端降雨及其引发的山洪、城市内涝等灾害事件打破了传统认知和一般规律,多年不遇、突破极值等现象似有常态化趋势。如:

2021 年 7 月 17 日至 23 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 7 月 20 日郑州市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郑州西部黄土丘陵区、中低山丘陵区新增地质灾害 280 余处;

2022 年 8 月 17 日 22 时 25 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致使河流改道,2 个乡镇 6 个村 1517 户 6245 人受灾,该起山洪灾害共造成 31 人死亡失踪;

2023 年 7 月 29 日至 8 月 2 日,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携丰沛水汽北上影响,京津冀地区出现一轮历史罕见极端暴雨过程。北京大部和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达到特大暴雨。京津冀地区本次降雨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降雨落区与京津冀 3 省(市)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高度重叠,共引发地质灾害灾情 1506 处、险情 599 处,造成较大财产损失;

2023 年,以往较少发生灾害的东北地区灾害数量也明显增加,当年入汛以来黑龙江遭遇多轮强降雨影响,尤其 8 月份哈尔滨市、牡丹江市、鸡西市部分县(市、区)受台风“杜苏芮”“卡努”侵袭,共发生 15 起地质灾害,给群众财产造成一定损失。

由此可见,气候变化导致全国降雨总量和局地异常降雨强度、频次增加,将对我国不同类型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区地质灾害造成显著影响。

此轮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

有哪些特点?

2024 年 6 月 1 日以来,华南、江南、江汉、江淮南部,以及四川南部、云南南部和东部、贵州南部和东部、西藏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超过 400 毫米,其中广西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福建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水量超过 800 毫米,广东东北部局地超过 1000 毫米。

此外,黑龙江东部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超过 250 毫米,局地超过 400 毫米(图 1,引自中央气象台)。

图 1:降雨量实况图(2024 年 6 月 1 日至 7 月 2 日)

6 月份以来,福建、广东、浙江等省份多地经历多轮次降雨,雨量出现历史极值,且强降雨落区集中分布在山区。经统计分析,福建省大量的地质灾害集中发生在 6 月 16 日下午 14 点到 20 点,分布区域集中。

依据遥感初步解译,仅在龙岩市就发生滑坡、崩塌等约 1.6 万处,发生灾情险情 600 多处,发生时间空间与降雨峰值和落区高度重叠。

浙江省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 6 月 10~13 日、15~18 日、20~23 日三个时间段,与降雨集中期高度重合。广东省 24 小时降雨量达到 250mm 以上的山地丘陵区发生群发性地质灾害。

图 2:福建某地群发性滑坡、崩塌现场照片及影像图

图 3:广东某地群发性滑坡、崩塌现场照片

图 4:直升机航拍广东某地群发性灾害现场照片

本轮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多以浅表层小型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成灾速度快,数量多,突发性、群发性强,具有一定复合性、链生性,防范难度大。

从地质等方面本底因素看,本轮灾害发生区域地层岩性控制作用显著,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坡度普遍较陡,30° 及以上的山体斜坡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集中,同时灾害发生区域汇水条件较好,加剧了坡体水分渗入。

灾害发生区域岩土体风化强烈,结构脆弱松散,形成大面积的强风化覆盖层,水敏性、渗透性较强,与下部基岩存在明显分界面,呈现上下“两层皮”的二元结构,雨水易沿岩土分界面流动,致使浅表层滑坡发生。

福建省本次群发性滑坡-泥石流发育的区域分布大量强风化花岗岩、变质岩,广西强降雨期间发生在桂北、桂西碎屑岩区的地质灾害占比高达 93.5%;湖南怀化新晃滑坡上覆土体为松散的残破积碎石土,下层为变质砂岩、凝灰岩。

强降雨是如何诱发

地质灾害的?

水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对地质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堰塞湖溃决、水库水位波动和地下水位变化等,其主要作用方式表现为力学作用、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

针对本轮南方多地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而言,主要是由于长历时多期降雨叠加局地短时极端强降雨使坡体含水率大幅增加趋于饱和,坡面产生水流侵蚀冲刷,同时雨水渗入坡体软化、润滑滑动带,增加坡体自重,产生渗透力,增大下滑推力,降低坡体强度和稳定性,岩土体遇水泥化、软化,力学性质明显下降,导致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此外,水充满裂隙时形成静水压力,出现水头差时形成动水压力;干湿交替导致岩土体裂开,使更多的水进入坡体促进斜坡失稳等等情况也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防范地质灾害

这些要点要牢记!

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广大的山区农村、集镇、县城、交通干道沿线和景区景点等。在雨前、雨中、雨后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雨前

一是积极认真参加地方组织的转移避险应急演练,熟悉避险路线和避险场所,确保应急避险时知道“如何转”“转到哪”;

二是通过参加技术培训、微信、网络等多途径了解掌握地质灾害及防治知识,提升防灾减灾意识、识灾避灾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是汛期内及时关注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尽可能提前规避灾害风险,做到 “防患于未然”。

2.雨中

一是不到地质灾害风险区和沟谷低洼地带、临水临崖临坡等区域;

二是不开车行进在地质灾害易发路段地段,不到景区景点、网红打卡地等游玩、停留,不把自己暴露在地质灾害风险区内;

三是山区居民在强降雨期间尽量“住高不住低”“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最大程度降低灾害风险。遇有紧急情况,及时(必要时提前)避险转移至安全地带,做到“避灾于事前”。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3.雨后

在刚经历强降雨作用的地区,受地下水渗流、动静水压力、岩土体遇水软化等影响,有的地质灾害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新发生的滑坡、崩塌可能扩展,陡坡松散碎裂岩体可能发生崩塌、落石或碎屑流动,人工切坡开口线部位可能发生溜塌。

滞后时间一般数小时至几天,通常有前兆。为及时有效减轻滞后性灾害风险,建议:

一是在新发生地质灾害地点,要设置危险区警示标识;

二是避险转移人员在返回撤离区域前,应在专业技术人员帮助下,排查是否有变形破坏迹象,确认是否安全;

三是巡查排查确认安全后,再采取清运堆积土石、修缮排水沟或补强加固工程等措施。

策划制作

作者丨齐干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地质灾害应急协调室副主任

审核丨许冲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研究员

策划丨林林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