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审判虽落幕 特朗普动向、党派分歧更受关注(图)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美国参议院上周六(2月13日)在针对前总统特朗普的第二次弹劾审判中再次判其无罪。这样的判决结果对特朗普的政治生命和两党的未来意味着什么?观察人士众说纷纭。
参议院电视画面截图显示,参议院以57票"有罪”和43票“无罪”的最后结果,裁决针对前总统特朗普煽动叛乱的弹劾指控不成立。(2021年2月13日)
无罪判决如何影响特朗普的政治生命?
在参议院的投票中,57名参议员支持对特朗普定罪,其中包括全部50名民主党参议员和7名共和党参议员,但这一数字未能达到定罪所需的67票,特朗普因此第二次避免了被定罪的命运。事实上,这一结果符合外界此前的广泛预期,而观察人士对于这样的判决结果会如何影响特朗普的政治生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场审判将公众的焦点集中于特朗普在1月6日国会冲击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众议院弹劾经理们在审判过程中的陈述和所展示的证据进一步打击了特朗普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这将加剧特朗普未来再次竞选公职的难度。
美利坚大学历史学教授艾伦·利希曼(Allan Lichtman)对政治媒体Politio说,“弹劾经理们是在向美国人民陈述,显然,特朗普在大多数美国人眼中的形象有所下降,这也就意味着他的政治生涯实际上结束了,即使在法律上还没有正式结束。”
路透社在弹劾审判期间所做的一份民调显示,53%的受访者认为特朗普应该被禁止再次担任公职,39%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允许他再次竞选。
不过,也有观察人士认为,这场弹劾对特朗普的公众形象并无实质影响,反而让特朗普的支持者更加坚信“政治迫害”的存在,激发了他们维护特朗普的热情。而参议院最终作出无罪的判决更是提振了这些人的信心。
曾经做过辛辛那提市长和俄亥俄州务卿的保守派活动人士肯·布莱克威尔(Ken Blackwell)对Politico说,“最终媒体的标题是,’特朗普被判无罪’,这意味着尽管民主党痛恨特朗普,但他并没有犯下足以被弹劾的罪行。”
特朗普在判决结果出来后发表声明说,“我们历史性的、爱国的、美好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运动才刚刚开始,”并表示,“未来几个月将有更多的消息公布”。
弹劾凸显共和党内分裂
一个广泛的共识是,这场弹劾再次凸显了共和党内“挺特朗普派”和“反特朗普派”之间的分裂。
针对特朗普的第二次弹劾被称为历史上最跨党派的弹劾——不仅在众议院有10位共和党众议员投票支持发起弹劾,在参议院还有7名共和党参议员和民主党站在了一起。这些共和党人认为,共和党若要复兴,就必须和特朗普划清界限。
但是,投票结果显示,仍旧有很多共和党议员不愿或不能与特朗普割席。一些“挺特派”认为共和党应该沿着“特朗普运动”的路线前行,这样才能留住特朗普的支持者,从而在未来的选举中获胜。弹劾结束后,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格雷厄姆等共和党议员痛斥了投票支持给特朗普定罪的党内同僚。几位支持给特朗普定罪的共和党议员还受到了其所在州共和党组织的谴责。
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虽然在弹劾审判中投下了“无罪”票,但随后又发表了一大篇演讲,对特朗普的种种言行大加批判,并表示之所以不给特朗普定罪只是因为弹劾一位已经卸任的总统超出了国会的职权范围。分析认为,麦康奈尔的做法反应出共和党领导层面对党内分裂,深陷两难。而麦康奈尔这种试图两头不得罪的做法反而为他招致了来自两边的批评。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共和党内的分裂将带来内耗,并挫伤共和党选民的积极性,打击共和党候选人在2022年中期选举中获胜的几率。
不过,保守派政治分析师迈克尔·巴隆(Michael Barone)2月10日在《华盛顿观察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民调显示特朗普在共和党选民中的支持率正在下降,这场弹劾并不会导致共和党四分五裂。他同时以历史上的弹劾案为证,预言这场针对特朗普的弹劾不会对2022年中期选举和2024年总统大选产生多大影响。
弹劾将反作用于民主党?
另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民主党坚持对已经离任的前总统发起弹劾,将给其自身带来反噬。
民主党战略师道格拉斯·斯科恩(Douglas E.Schoen)对Politico说,对特朗普的弹劾“将使民主党人在2022年争取共和党选民的难度更大”,而且“会使未来几年在立法上实现两党合作更具挑战性”。
还有人担心,这场弹劾会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加剧党派政治,甚至导致两党未来滥用弹劾来达到政治目的。
不过民主党的支持者认为,这场弹劾是出于正义而不得不为,即使从政治后果来看,它为共和党蒙上的阴影终究大于对民主党的影响。
拜登总统在弹劾审判期间尽量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低调,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新政府的事务上。一些观察人士认为,这场弹劾的落幕使得人们终于可以将关注从特朗普身上移开,转而定睛于拜登政府的立法议程。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