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女友拍裸照、做绝育,包丽自杀案最新进展来了:上了北大,洗不掉他思想上的卑劣(组图)
高考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十年磨剑,千军万马在独木桥上狭路相逢,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厮杀。
相信无论是考场中的考生,还是在考场外守候的家长,内心都会倍感五味杂陈。
当最后一张试卷被收起,有些人可能会自觉失利不禁崩溃嚎啕,有些人可能会如释重负暗喜名校有望。
可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
高考固然是求学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高分数和高学历,绝不是答好人生这张试卷的唯一解。
01
6月7日,举国瞩目的高考刚刚拉开帷幕。
一则让人气愤的消息却在此时传来:
原定于7日早上公开判决的“包丽自杀案”,因一名合议庭成员突然生病,暂时取消了宣判。
此前有关注本案的读者,对这起骇人听闻的北大高材生PUA致死案可能尚有印象。
2019年10月9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女生包丽在酒店服药自杀,在医院救治期间被宣布“脑死亡”。
家境殷实,长相清丽,还是北大法学院的高材生。
亲友悲痛之余,实在想不通这位外人眼中的天之骄女,究竟是遭遇了什么,才让不过21岁的她,绝望地吞下数百片晕车药自杀。
直到包丽死后,母亲在女儿手机中,看到了包丽与男友牟林翰的聊天记录,才发现包丽竟是被牟林翰“逼”死的!
原来,在和包丽相识恋爱后,牟林翰就常以「非处」的理由对包丽进行荡妇羞辱和精神虐待。
持续高频次的打压之下,包丽被彻底洗脑,全盘接受牟林翰灌输的变态观点,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守贞洁的女生,心中也萌生出无尽的愧疚感。
于是在二人相处之中,面对男友不合理的要求,包丽也从起初的抗争默默演变成尽全力接受。
她给男友下跪叫男友为主人,大力扇自己耳光。
接受男友用“母狗”这类有损人格的词汇称呼她。
还被逼着答应去拍一组裸照,录下“我是牟林翰的狗”字样的纹身,甚至要求去切除输卵管给牟林翰保存……
要不是有切实的聊天记录作为证据,谁能想到,这种种耸人听闻的虐待手法,居然出自一位最高学府的学子身上。
讽刺的是,17年牟林翰在参加北大学生会竞选所制作的手册中,他的老师是这样评价的他:
“有目标、有热情、有担当的优秀学生干部”。
学生会一位副主席也认为他“做事靠谱踏实,为人重情重义”。
无独有偶。
15年,同为北大学子的吴谢宇,罔顾人伦做出了震惊全国的“弑母”血案。
2015年7月底,吴谢宇在家庭群里发消息,表示自己即将去美国麻省理工做4年交换生,母亲将会同行。
而实际上,在7月10号,他已将母亲杀害。
为此,吴谢宇甚至专门购买了剔骨刀、菜刀、手术刀、雕刻刀、锯子等各种工具,以及处理尸体用的防水塑料布、活性炭、干燥防潮剂。
在杀害母亲后,他用床单和塑料布把尸体裹了十几层,每一层,还放了大量活性炭吸臭。
然后,他把房间密封起来,安装电子视频监控和红外线报警器,便于远程控制。
直到8个月以后,警方发现被害人尸体,才揭开这可怕的一幕。
这时,吴谢宇早已借用母亲名义,向数位亲友借了144万元逃之夭夭。
甚至他还把母亲日记上的每个字都剪下来再粘起来复印,伪造出一份假的辞职信寄到母亲所在学校。
从决定弑母,吴谢宇作案的每个细节都如学霸解题般,冷静的让人感到可怕。
至于为什么要大逆不道地弑母,原因如其所言:
认为高考考砸了,虽然上了北大,但他总觉得妈妈对自己很失望。
大学里他再拼命读书也拿不了第一名了。
他觉得我对妈妈的最后一点意义都消失了,大学里一天天活得越来越累,越来越痛苦,越来越觉得没意义。
所以,他病态的认为,死亡是让母亲和自己解决痛苦的一种方式。
案发后,吴谢宇的一个同学说:
我宁愿相信自己杀了人,都不信吴谢宇会杀人。
一位教过他的老师感慨万千地说:如果非要说这孩子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他压根儿没有缺点。
或许,这种没有缺点的“完人”更加可怕。
而牟林翰和吴谢宇之所以会给周遭的人留下“完美嫌疑人”印象,无非是在“唯成绩论”的教育体制下,学霸光环掩盖了他们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
所以,好成绩和高学历,从不是完美人生的代名词。
孩子不一定要成才,但一定要成人。
02
很早以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
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被全家嘲讽为“你不行”。
不过就是一次考试失利,男孩非但得不到家长的理解,还被恶语讥讽,正值青春期的男孩伤心的站在天台上哭诉,作势就要一跃而下。
幸亏前来救援的消防员哥哥温柔耐心地将其劝了下来,搂着男孩的肩膀边走边安慰:
你年龄还小,没关系的。
分数真的就重要如此吗?
仅凭考试和分数,难道就能决定一个人方方面面是否行不行?
家长的讥讽,男孩的哭诉,不禁让人想起知乎上引起曾经数十万人热议的话题:
你觉得学习成绩能决定一个人的好坏吗?
不能否认的是,分数和学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影响一个人的择校甚至是工作竞争。
我们不支持“读书无用论”,毕竟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读书高考是人生进阶的敲门砖。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个打小就在“高分论”氛围中成长的人,分数再高学历再好,也许不足以支撑他安稳地走完进入社会后的几十年人生。
“啃老博士”李明亮就是个现实的例子。
2013年,在湖南一所重点大学本硕连读的李明亮,突然回到了农村老家。
父母以为儿子终于学成归来,能为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带来转机,还开心地大摆酒席宴请同乡的村民们。
谁料此后,李明亮也不提工作的事,每天就猫在家里不停的看书。
那些书,都是李明亮攻读博士期间买的,足足装满了50多个蛇皮袋才寄回家,光是运费就花了三千。
就这样过了两年,李明亮依然天天独自闷在家里,三十多岁的人吃喝开销还全靠父母。
李明亮父母忧心儿子读书读“傻”了,也劝说他出去找找工作,不曾想,李明亮不仅不理会,还多次同父母发生争吵甚至动手。
李明亮的父亲为此伤透了心,愈加催促李明亮出去工作,早点自立。
然而这却让李明亮暴怒不已,咆哮着:
“你们只关心要我出去挣钱,没有人知道我的苦。”
不禁让人深感悲哀,他苦从何来呢?
能本硕连读,在智力上当然是毋容置疑的。
但这种不愿承担责任,对未知的人生充满恐惧的心理,哪怕有再扎实的学识,也无法支撑这类人扛过生活的磨砺。
03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里说: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分数,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一个没有得到正确三观教育和人格教育的孩子,可能会为了私欲而伤害别人。
一个人格修养有缺陷的孩子,学业上再完美,心里也可能锁着真实扭曲的灵魂,分数,学历,甚至知识,永远都不是教育的本质。
未来社会检验一个人的最终标准,决不是学校里的分数和排名。
在人生这张答卷上,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不到最后,谁又能定义别人到底是不是“差生”?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读书能铺宽我们前进的道路,学历亦是成功的垫脚石。
如有能力与机会,自然是走高考这条康庄大道更好。
但如果高考失利,也请不要自我厌弃。
学历只是我们漫长人生的一面,勇于探索人生的B面,那么你的人生,就不会囿于学历的围墙中。
哪怕遭遇几次世俗意义上的失利,也请千万别沮丧的在痛苦中打转。
因为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
走下去,就能活出专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