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阴没几天又阳了!这是复阳还是二次感染?
“羊了个羊”可以说是第四季度现象级的手机游戏,但当时估计没人能想到,在今年的最后一个月,“阳了个阳”也会在我们身边真实上演。
近段时间来,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亲友从感染到发病再到康复的全过程。
阳了焦虑,转阴兴奋,可最让人抓狂的是转阴后的复阳。
明明抗原已经转阴了,为什么没过几天又测出来“两道杠”?这是体内余毒未清还是被二次感染?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复阳
所谓复阳的概念在20年初疫情刚爆发后不久已经出现,指的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在症状消失且核酸结果呈现阴性后,短期内(2-3周)又再次检出了阳性结果。
此前这部分复阳的患者,多在出院后的健康监测期间通过核酸检测发现。这时候导致核酸检测结果再次呈阳性的,其实是残留在患者体内的病毒碎片。
针对复阳的患者,有研究表明,其体内病毒载量很低,从他们的样本中也几乎没有办法分离出活病毒。也就是说,这部分患者虽然仍在新冠阳性后的恢复期,免疫系统仍未将体内的病毒碎片完全清理干净,但基本是不具有传染性的。
而如今大家大多采用抗原试剂来判断自己是否感染新冠,由于抗原自测准确性不如核酸检测,那么除了上述被病毒“尸体”影响检测结果外,还有可能是操作不规范、试剂敏感度低等原因导致“假阴性”的出现。
也就是说,部分人之所以测出阴性结果后没几天又测出阳性,可能并不是所谓的复阳,而是压根就没有转阴,其实是一直还阳着。
这部分人群受到了“假阴性”结果的误导,实际上他们并未痊愈,也具有传染性。
因此,建议“阳过”们在外出和复工之前,除了确定症状基本消失外,最好还是连续3天进行抗原检测,尽可能排除“假阴性”的可能。
那二次感染又是什么回事?
什么时候容易出现二次感染?
二次感染顾名思义,就是被新冠感染彻底康复后又再次受到感染。
当感染恢复后,人体会产生抗体,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由于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不同毒株之间可能发生免疫逃逸,不少留学生应该就有这样的体验:20年感染过阿尔法毒株,22年又感染了奥密克戎毒株。
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它也在不断的变异当中,部分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毒株如XBB、BQ1.1.10等,则更有可能击破BA.5毒株的抗体,造成二次感染。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康复者体内的抗体浓度会逐步下降,保护力也会随之减弱,二次感染的风险就会越来越大。其中又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高风险岗位人群的二次感染风险更大。
有人说新冠感染的症状就像是开盲盒,是否严重与毒株、病毒感染剂量以及个人体质都有关系,二次感染其实等于是又开了一次盲盒。不过根据国外此前的相关研究,二次感染导致重症风险较低。
当然,对于新冠,我们还是要争取晚感染、不感染和少感染。要想预防二次感染,除了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不放松外,最重要的就是接种疫苗。对“阳康”们而言,感染康复后6个月可以接种第二剂次的加强疫苗,不仅能降低二次感染的几率,还能降低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
编辑:何诗雅
排版:刘志伟
图源:千库网
审核:何诗雅
统筹:翁照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