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5日 25.6°C-32.5°C
澳元 : 人民币=4.7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沙特与伊朗外长北京会晤:美国的中东远去,中国的中东到来?(组图)

2023-04-09 来源: hk01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本文转载自hk01,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4月6日,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和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Hossein Amir-Abdollahian)在北京会晤,双方讨论重开大使馆的相关步骤,并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

沙特与伊朗外长北京会晤:美国的中东远去,中国的中东到来?(组图) - 1

声明中指出,双方讨论扩大双边关系的方式,以及启动两国安全合作协定和经济、贸易、投资领域合作总协定的相关事宜,并同意在约定时间内重开外交使团,着手采取必要措施开放两国驻利雅德和德黑兰大使馆,以及驻吉达和马什哈德总领事馆。此外,沙伊两国将继续在技术代表团之间开展必要协调,研究扩大两国合作的方式,包括恢复官方代表团、私营部门互访及航班,为两国相互签发签证提供便利等。

据《中东日报》(Asharq al-Awsat)4月5日报道,沙方消息人士透露,两国外长此前已通话三次,讨论了重启外交与其他协定的相关步骤,而北京之所以被选为会晤地点,是因中方在斡旋、促进沙伊两国沟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沙伊外长亦在联合声明中称,双方对中国主办本次会议表示感谢。

无独有偶,路透社也在5日也援引伊方消息称,由于中国促成沙伊双边协议,两国外长同意4月6日在北京会面。路透社指出,中国促成沙伊复交中已然震动中东局势,过去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中东的主要调解人,展现了自身的安全和外交力量,但中国此次促成沙特伊朗在北京宣布复交,昭示美国介入中东的时代已经结束。

3月10日沙伊复交以来,曾有不少分析认为,不该高估中国角色、中国即将在双方履约问题上面临挫败、所谓复交其实雷声大雨点小等。平心而论,从沙特与伊朗结怨多年来看,上述预测有一定现实基础,但眼下发展也已证明,即便两国仍有地缘竞争,降低冲突烈度已成双方共识,且由沙伊官员再访北京来看,中国的中东角色已非过去的「局外人」,而是名副其实的「参与者」。

沙特与伊朗外长北京会晤:美国的中东远去,中国的中东到来?(组图) - 2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右)、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左)4月6日在北京举行会谈前,与中国外长秦刚一同握手。(Reuters)

美国还能怎么办

而这一切,并非始于沙伊复交。

回顾2022年7月,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曾在访问沙特前投书《华盛顿邮报》,解释自己的出访原因,「身为总统,我的职责是保持国家强大和安全。我们必须反击俄罗斯的侵略、处于战胜中国的最佳位置,并努力稳定全球具影响力的地区。要做到这些,我们必须和能够影响这些结果的国家直接接触,而沙国就是其中之一。」从上述内容来看,拜登显然想阻止沙特靠近中俄,却又受价值观外交的枷锁掣肘,姿态相当狼狈。

但更狼狈的是,当拜登克服国内反对声浪,访问沙特与王储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进行会晤后,沙方并未同意美国提出的原油增产诉求,反在同年10月与俄罗斯等国进行协调,决定让OPEC+在11月每日减产200万桶。美国虽怒斥其短视,沙特却毫不在意,随后又在12月热烈欢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来访,举行了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峰会,更与中国商定,每两年轮流在两国举行一次元首会晤,稳定中沙之间的战略协作。

前述种种,既凸显中俄在中东与日俱增的影响力,更反衬美国主导的日渐虚化。事实上自从美国决定撤出中东、转向印太加压中国后,这便是必然的发展;但宰制欲强如美国,自不乐见局势如此演进,却又不愿改变转向印太的宏观战略,只好以拜登出访等手段多加修补,希望延缓中东的多极化大国秩序成型,维持美国主导地位。

沙特与伊朗外长北京会晤:美国的中东远去,中国的中东到来?(组图) - 3

沙伊关系:沙特阿拉伯外交部长费萨尔(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和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Hossein Amir-Abdollahian)2023年4月6日在中国北京会晤。图片由沙特通讯社(Saudi Press Agency)提供。(Reuters)

但伴随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在中东愈发陷入战略迷雾。其一面集中火力武装印太、围堵中国,却又一面动员中东参与「对华脱钩」,但如前所述,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日渐稀薄,经济场域更是难阻中国不断增长的市场优势,以及「一带一路」与海湾产油国的项目对接,想在这般情况下要求各国亲美反中,用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无异缘木求鱼,更何况美国根本无力回复过往在中东的军事挹注水平。

故美国智库学者杜如松(Rush Doshi)曾建议,美国不应与中国在中东进行「美元对美元、船舰对船舰、贷款对贷款」的竞争,而是应该探索自己在「具有最大战略意义项目」的潜力,例如两用港口项目、海底电缆与机场,同时努力引进其他第三方,以稀释中国在中东的经济存在,确保美国在谈判桌上仍有一席之地。无独有偶,曾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东事务高级主管的智库学者辛格(Michael Singh)也建议,美国需藉「增加进入美欧市场或技术的形式」,来提供中东各国切实利益,而不是持续强逼各国选边。

两人的建议或许能对白宫政要产生影响,却极难从根本上扭转美国在中东的路线惯性。先不论所谓「美国在战略意义项目的潜力」是否存在,拜登政府即便有意强化经济工具的使用,也极难遂行无痛的政策替代,因为光是协调美国内部的利益团体便是一大工程。中国基建项目与企业之所以能在中东打出知名度,并非侵蚀欧美公司的既定市场份额所致,而是欧美本就对于中东基建项目兴趣缺缺,更在技术输出上普遍保守,这才给了中国企业与资本「走出去」的机会。白宫或许有意临摹中国路线,但受限资本惯性,最终还是要依赖威胁路线与霸权余晖,结果便是让自己更加颜面扫地,也让中东各国更加排斥华盛顿的颐指气使。

综上所述,从现实视角来看,退出中东、动员印太当然是各方共识,但要以何种方式维系政治影响力,当前的美国政坛与资本莫衷一是,故其政策产出仍以「不变」为主轴:转向印太的宏观战略趋势不变,在维系中东影响力上也找不到新突破口。简言之,便是只能看着影响力日渐流失。

沙特与伊朗外长北京会晤:美国的中东远去,中国的中东到来?(组图) - 4

图为2023年4月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来华举行沙伊外长会晤的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图片由沙特通讯社(Saudi Press Agency)提供。(Reuters)

中国更加有为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中东政策同样维持「不变」:北京深化与各国的经贸交流,但避免政治乃至军事的大刀阔斧。但此次促成沙特与伊朗复交,让外界看到更加有为的北京,也引发了「中国的中东政策是否有变」等相关讨论。

其实早在此前,伴随中国国力增长,中方学界与舆论场便已有关乎中东政策演变的讨论,民间发出不少「更加有为」的声音,学界则以「避面军事介入」、「不参与阵营斗争」为主要共识,并主张北京应该利用自身经济实力,支持各国的工业化进程,而非参与地区竞争。

多年来,中国的中东政策也以学界共识为主轴,与中东的敌对各方维持程度不等的往来,例如面对沙特与伊朗这对宿敌,中国同是两国最大贸易伙伴,既将自身的「一带一路」项目与沙特的「2030愿景」进行对接,又与伊朗签订「25年全面合作协议」,虽说沙特明显是中国在中东的重要战略核心,但北京仍与德黑兰保持良好互动,这便是中国得以促成沙伊复交的关键原因。而在培植影响力层面,中国以能源贸易为核心,基建项目、高新科技技术、新能源场域为平台,与各国进行实务合作,对自身的能源安全、企业全球布局亦是有益。

沙特与伊朗外长北京会晤:美国的中东远去,中国的中东到来?(组图) - 5

在中国斡旋下,沙特阿拉伯代表、国务大臣、内阁成员、国家安全顾问艾班,伊朗代表、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2023年3月10日与中国共同签署协议,沙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图为11日德黑兰市面有售的报章,当中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毅、艾班和沙姆哈尼的合照刊登在头版。(Reuters)

就当下的美国政策来说,即便中国在中东只是稳扎稳打,美国的退出与霸道也会缓慢推动各国靠近中方,一来各国眼见美国的军事存在日渐稀薄,希望拥有更独立的对外政策;二来各方寻求国家的「再工业化」,中国无疑是最可靠的项目支持者;三来中国向来主张不干涉他国内政,对苦于西方谴责的中东各国来说,具有不小的吸引力,例如北京便不会如华盛顿般高调谴责沙特、伊朗的人权问题,无形中降低不少潜在的政治摩擦。

当然这般路线未必能让各方满意。中国民间舆论场之所以会有「加强介入中东」、甚至「强化在中东军事存在」的呼吁,多是出自对「稳扎稳打」的不耐烦,以及中美博弈渐显下,希望抢占「后美国」空间、为中国增加战略纵深的考量。此次北京成功斡旋沙特、伊朗复交,对此阵营来说自是的一大鼓舞,其由此认为中国将在中东扮演更重要的政治、乃至军事角色,并与希望中国稳扎稳打、甚至韬光养晦的声音发生辩论。

平心而论,伴随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增长,拥有更大的政治话语权是必然现象。过去人们虽能想像沙特伊朗复交,却极少有分析认为中国能在其中扮演政治角色,但如今情势证明,中国的政治话语权已与过往不同,即便没有美国的配合与支持,北京仍有能力推动域内的政治情势变化。

沙特与伊朗外长北京会晤:美国的中东远去,中国的中东到来?(组图) - 6

卡塔尔位于英国的媒体《新阿拉伯人》(العربي الجديد‎)针对中国促成沙特伊朗复交进行报道,并以此幅漫画呈现中国融和平鸽、龙为一体的国家形象,龙角上两枚旗帜分别是沙特(左)与伊朗(右)国旗。(《新阿拉伯人》网站图片)

只是此一时期的「更加有为」并非没有边界,如今包括沙特在内的中东各国之所以靠近中俄等域外行为者,为的还是极大化自己的国家利益,不论是换取经济、安全支持,或是借此对冲美国的战略压迫。在此情况下,「自主权」是其念兹在兹的重要诉求,一旦中俄等域外大国令其感觉「霸权再临」,以亲美之举形塑权力「再平衡」也是选项之一。

故对中国来说,在中东政策上表现积极、采取更加自信主动的姿态理出自然,但追求成为「中东最重要的域外大国」,并非眼下可行与合适的政策目标。如今各国所为并非冷战时代的阵营选择,而是追求多极化格局的战略对冲与风险分散,故中国眼下最好策略,乃是趁此潮流争取深化各国信任、提高合作水平,成为中东对冲美国的重要资源,而非直接颠覆美国的一切痕迹与建制。以能源结算为例,与其幻想立即终结石油美元,不如务实探讨如何提高人民币与海湾各国的结算比重。

归根结柢,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提升,既得益于时代之风,也奠基于自身的市场与技术优势。由于美国眼下陷入战略迷雾,即便中国只是稳扎稳打,都处在扩大中东影响力的顺风中。

本文转载自hk01,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森不可测
森不可测 2023-04-10 回复
呵呵,从以往的经验看,中东那些国家也是不靠谱的,不过没事,继续做梦,反正说到底梦只是梦,不是现实。
Miss_大头虾
Miss_大头虾 2023-04-09 回复
我们需要支持在中东的发展,但是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盲目跟风跟势。
HY要好好学术
HY要好好学术 2023-04-09 回复
希望可以在中东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解决这片的矛盾。
蚊小小小小呵呵
蚊小小小小呵呵 2023-04-09 回复
外交谈判也是政治的一种形式,希望的外交政策可以在国际上维护我们的利益。
理想妹
理想妹 2023-04-09 回复
很高兴看到这些外交成果,这也证明了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