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95后男生的逆袭人生:从孤儿院到年薪百万,将感恩化作照亮他人的光(组图)
最近,有个年薪百万的95后男孩火了。
他的人生经历,堪称现实版的逆袭大男主。
高中时,男孩父母双亡,居无定所,为了生活,只能辍学去澡堂打工。因为母亲生前的一句托孤嘱托,他被母亲的好友王阿姨夫妇俩合力从澡堂拖走又送回到学校。
不想给王阿姨增加太多负担,他在好心的邻家奶奶的帮助下,住进了孤儿院。他通过努力学习,考入了名校,逆袭成为互联网行业年薪百万的顶尖人才。
他的故事没有“小镇做题家”的悲情滤镜,却浸透着普通人的温情接力:
因为承诺,生活并不宽裕的王阿姨一家,主动担起照顾孤儿的责任;
因为善良,年迈的邻家奶奶把他送到了更有托举能力的孤儿院;
因为爱心,孤儿院院长当他的“妈妈”,送他走进大学校园;
这些和他毫无血缘关系的“父母们”,用一碗热汤、一件旧衣、一句“你的任务是学习”,为这个曾经在凄风苦雨中飘摇的少年,撑起了一把挡风遮雨的伞。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秦欢的人生。
01
他的童年快乐,终结在6岁那年
都说人的命运是由无数个关键的分水岭组成的。谁也不知道这些如同岔路口般的节点,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1995年,秦欢出生在黑龙江七台河市,6岁那年父母感情不和的分水岭,让他原本温馨快乐的童年,彻底消失不见。
6岁之前,秦欢的父亲在井下工作,母亲在小镇上开着一家小卖部。家里不仅有宽敞的房子,还有那个年代少有的摩托车。
父亲休息时,会给全家人做饭、陪着秦欢读他喜欢的书。母亲会边忙着手上的家务活儿,边笑看父子俩。
生活虽平平淡淡,但回忆起来,却满是温馨与快乐。
秦欢6岁那年,不知什么原因,父母的感情出了问题,两人的争吵声代替了家中原有的欢声笑语。
属于秦欢的快乐童年,就此终结。
原本性格温和的父亲开始酗酒,酒后性情大变,不仅会砸毁家中物品,还经常对妻儿拳脚相加。
为了躲避父亲的暴力,母亲开始带着秦欢到处去亲友家借宿。
因此,秦欢和母亲的每一位亲友都熟悉起来。那些亲友们,也对他照顾有加。
与此同时,家里的财务状况也在急剧恶化。
父亲工作不再稳定,一年只上一个月的班,仅仅两三千元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
母亲经营的小卖铺,也因她心力交瘁、无力打理,只能勉强维系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所以,在秦欢6岁以后的记忆里,家里的生活总是很窘迫,他经常穿着别人送的旧衣服。
有一次,秦欢穿着母亲给的喇叭裤去上学,到班里后才得知这是女款。可想着家里也没有其他裤子可以穿,他只能忍受同学们的嘲笑。
02
高三那年,他彻底沦为孤儿
秦欢上初中时,母亲为了多些收入,找了份月薪900元的清洁工工作。父亲依旧是四处喝酒,经常找不到人。
长期不如意的婚姻生活和繁重的生活压力,让秦欢母亲的身体日渐虚弱。
她不舍得花钱去医院检查,只在疼得受不了时,才去路边的小诊所打止痛针来缓解病痛。
当病情严重到不得不去大医院检查时,已经到了癌症晚期。
因为经济困难,母亲没住院治疗过一天。
秦欢学着母亲照顾自己的样子,细心地为她梳头、给她唱朝鲜族民歌《祝妈妈长寿》,希望妈妈能像歌词中唱的那样,健康地看着自己长大。
可惜,母亲还是在他高二那年离世了。
母亲去世那天,父亲不知去哪儿喝酒了。秦欢在亲友的帮助下,才办完母亲的后事。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高三那年,正在上课的秦欢接到了邻居的电话,被告知家里发生了火灾,父亲去世了。
站在被烧成一片废墟的家里,秦欢不敢相信父亲已经没了。
办完父亲的丧事后,他彻底成了一个无处可去的孤儿。
03
妈妈的朋友,把辍学打工的他拽回到校园
父母双亡,居住的房子被烧毁,才上高三的秦欢面临一个最关键的生存问题——无人可依,无处可去。
为了维持生活,他只能沿着街边商铺一家家询问:“你这里可以让我打工吗?”
一家澡堂接收了他,让他做搓澡工。
以为从此人生就这样了的秦欢,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才工作一天,就被母亲的朋友王阿姨夫妻俩找到。
秦欢被拽出澡堂,来到了王阿姨家。
夫妻俩告诉他:“你现在的任务是学习。没钱了,我们给你。”
可秦欢清楚,王阿姨家的经济并不宽裕。他不想拖累王阿姨一家,但王阿姨让自己儿子放学后去秦欢班级门口堵他,拉他回家吃饭。
看出秦欢心思的邻居奶奶,主动找到秦欢,劝他去孤儿院生活。
秦欢一开始自卑于孤儿的身份,不想去孤儿院给自己再贴上可怜的标签。但听到奶奶说孤儿院会给他交学费,并让他在寒暑假有个住宿的地方后,马上答应了下来。
在奶奶的帮助下,秦欢住进了七台河儿童福利院。
即便秦欢每个月都能领取国家发放的生活津贴,但牵挂他的王阿姨还是会给予他额外的帮助。
尽管她的月薪只有2000元,但还是雷打不动地在暑假给他200元,在寒假给他500元。
即使秦欢屡次婉拒这份善意,她仍会在街上追着他跑了好远,将钱强行塞给他。
04
从孤儿院读到名校,再到年薪百万的逆袭
在孤儿院里,秦欢的生活有了保障。
因为正在读高三,他还有了单独的房间,以便能全力备战高考。
秦欢铆足了劲儿学习,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就把成绩从年级第90名冲到第25名。
2012年,秦欢成功考上北京理工大学。
报到那天,因为内向敏感,不想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情况,秦欢请求院长假扮成他的妈妈,陪他去学校。
体贴的院长二话不说就陪他一起去报到。
大学期间,秦欢拿着国家补贴的生活费,一头扎入知识的海洋。凭借优异的成绩,他成功被保研到中国科学院大学。之后入职AI自动驾驶算法赛道,成为互联网精英,年薪百万。
如今,秦欢虽然仍旧没房没车,但已经在这一路的成长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他觉得,如果能回到过去,凭他现在的阅历,一定会让爸妈生活得更好。
可惜,赚再多的钱,也无法逆转时空。
他说:“现在只希望,能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当初帮助过自己的“家人们”:
他在放假时会回到家乡,像久别重逢的家人一样,陪王阿姨一家和孤儿院院长吃饭。
他像当初王阿姨给自己塞钱一样,给王阿姨转账。
在被王阿姨数次拒绝后,他只能用王阿姨没办法拒收的、让快递送货上门的方式,给王阿姨一家买了泡脚桶、洗衣机、扫地机器人。
对于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孤儿院,他除了捐钱外,还主动参与科技扶贫,为孤儿院的孩子开设了编程课。
对于自己的“成功”,他坦言并不是自己有多优秀,而是吃了时代的“红利”,刚好赶上了AI的风口。
他开设了个人账号,分享了自己对100多位高收入者的访谈,希望能让更多人打破信息壁垒,为更多的职场人搭建交流的平台。
秦欢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变得不普通。
其实,在他的人生轨迹中,帮助他改变命运的好心人,又何尝不是这些看似普通、又不普通的人呢?
善意,是一颗种子,会在爱的浇灌下蓬勃生长,然后结出更多爱的果实,随着岁月的流逝,扩散到天涯海角。
一如秦欢至亲离世后,这些好心人为他重筑“家”的雏形;当他功成名就,这份恩情化作传承善念的感恩。
人性的微光从不是单行道,它会在裂缝中折射,最终照亮整个世界。